野牦牛在广袤的荒野上奔跑,观众的视角也随着镜头来到了“众神之地”。在藏族传说中,当世界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时,便有了第一头牦牛。牦牛,是山神的家畜。高分纪录片《众神之地》首集从野牦牛的故事展开,讲述雪域高原上,人与自然的故事。
“众神,是几种动物,它们曾经是图腾,是大自然的杰作。”总导演曾海若说,“众神”的核心,是人与自然的沟通,“当人类在远古时代将动物视作图腾的时候,人类拥有与自然直接沟通的能力,就如同旧时的农人能预知天气,猎人能嗅出动物的远近。只不过这种努力,在城市生活中已无必要。在这种意义上来说,人类也曾是众神的一员。”
4月15日晚,《众神之地》校园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举办。这部自然人文题材纪录片,去年7月11日在b站独家播出,豆瓣评分9.2,截至目前,总播放量达9974万,位列b站自制纪录片top3,b站评分9.8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4集纪录片,分别探寻4种令人敬畏的动物——森林之王东北虎、海上精灵白海豚、雨林巨无霸亚洲象和雪山使者野牦牛。这4种被称为旗舰物种的动物,在远古曾经是图腾,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。
在这部纪录片之前,曾海若先后完成《极地》《第三极》《我的抗战》系列纪录片拍摄,均是高分之作。而深入拍摄野生动物,对团队来说几乎是第一次。
纪录片拍摄有没有“剧本”?曾海若介绍,有剧本,而且是非常详细的剧本。在正式拍摄前,纪录片团队往往要先做几个月的调研,根据调研到的内容写剧本。“我当时希望拍摄到一头野牦牛和高原上的牛群为了争夺配偶权打架,而后失败者下山,去家牦牛群抢亲;抢亲后它们会把二代带回山上,二代会有‘身份认同’问题。最终我希望落点在刚刚长大的小野牦牛该怎么办。”
然而实际上,纪录片团队拍摄到的内容和“剧本”相差很大。《众神之地》的创作耗时三年,因为野生动物活动不可控,加上缺乏相关经验,无法拍摄到原先设计好的情节。
在导演手记中,曾海若回忆道,团队第一次出海,就见到粉色海豚一跃而起,同行者惊呼,觉得是个好兆头。“那一跃而起的粉红色,对我们有着非理性的吸引力。”他说,从这一点看,最初《众神之地》的拍摄定位是不够严谨的,或者说,感性大于理性。“我们放弃了观测相对成熟的熊猫、金丝猴等动物,转而拍摄野牦牛、白海豚、亚洲象和东北虎,完全是出于某种乐观和浪漫主义想象,无视了很多实际困难。”
当晚,在结束《众神之地》第一集“荒野上的轮回”放映后,面对上海大学学生们的提问,曾海若坦陈了“遗憾”的存在。这一集中,有一幕是狼群围猎野牦牛群,由于围猎过程很短,加上摄制组无法过于接近,错失了这一幕。又比如讲述东北虎的第4集“山神归来”,由于东北虎行踪莫测,善于隐蔽,团队没能完成在野外的蹲守拍摄,只能大量依靠红外触发相机。“在积累了两年的相机素材后,我们发现还是难以完成连贯故事。幸得国内东北虎研究权威专家冯利民的认可,他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交给我们,包括全世界跟踪时间最长的一只雌虎的全部影像,冯老师也成为第四集特邀导演。”曾海若说。
在曾海若看来,对纪录片而言,真实性永远是最高标准。《众神之地》不仅完整记录成功救助中华白海豚的真实案例,也深度跟踪一个云南野生亚洲象家族的生存现状,将野生动物的生存面貌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。“就《众神之地》来说,制作的全过程,就是人与自然试图沟通的过程,虽然不完美,却是我们能触摸到的真实。当你去做那个沟通的一环,就会听见‘啪’的一声,环环相扣。”
栏目主编:施晨露
文字编辑:施晨露
本文作者:张熠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时代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